内容简介
本书为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的经验之作,该书论证了脉与症是病机实质反映于外之症候,在正常情况下须脉症合参,又要注意在反常情况下须舍症从及,或舍脉从症;同时阐述了脉学中的胃神根,并将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中有关脉症条文,撷择阐释,以期作为辨证论治之示范。并阐述了二十七脉脉象主病。本书可供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、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。
张琪脉学刍议
内容简介
本书为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的经验之作,该书论证了脉与症是病机实质反映于外之症候,在正常情况下须脉症合参,又要注意在反常情况下须舍症从及,或舍脉从症;同时阐述了脉学中的胃神根,并将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中有关脉症条文,撷择阐释,以期作为辨证论治之示范。并阐述了二十七脉脉象主病。本书可供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、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。
那么分候脏腑有无根据呢?为什么两寸候心肺,两关候肝脾,两尺候肾与命门呢?同时由于脏和腑的络属关系,也候六腑,究竟它的意义何在呢?笔者认为分候脏腑和整个脉诊的内容相同,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,总结而来,绝非主观臆测。人体脏腑间的相互和相互制约,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。这一有机,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生制化的学说,把它紧密的在一起的。依赖于这种内在的有机,使脏腑之间,在正常生理情况下,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,实质上是一种精细的自动调节系统。一旦调节失调,便成为病理状态,伴随彼此之间乘侮的发展,而产生害现象,各就其属性,常反映于脉的部位。如临床上常遇到的火盛刑金,右寸脉独洪大,右关脉弦为木乘土位等,都是很好的例子。李时珍说:“寸、关、尺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,乃分其部以候他脏之气耳。”(《李濒湖脉学》)吴草庐说:“寸、关、尺辄云:心脉、肺脉、肝脉......